• 4064阅读
  • 0回复

中国历史变态狂想[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XChinux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5-07-30
[转帖]萨苏 :中国历史变态狂想
  (一)假如黄帝没有打赢神农。。。
中国历史上可以“假如”的狂想太多了,假如想整理整理,从谁开始呢?我觉得从黄帝
开始就可以,他的一生功业如果出了问题,大概整个中国的历史,要面目全非了。所以
,我第一个题目,就选了“假如黄帝没有打赢神农”,结果我发现自己成了民族罪人,
——- 分裂祖国,搞“两个中国”了!
假如黄帝没有打赢神农,中国的问题大了。
神农,也就是炎帝,据说是黄河上游的统治者,和黄帝联手消灭了蚩尤,败给黄帝后,
两个部落联盟联合,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这才有后来的“炎黄子孙”,也就是华夏
族。和蚩尤所属的三苗不同,炎帝黄帝的属下,从人种上更趋近于一个民族。所以,炎
黄交战,可算是一场最早的内战 —— 一个民族内部的战争。【转自铁血 http://www.
tiexue.net】
假如炎帝反过来把黄帝灭了,这倒也无所谓,反正中国还是一样发展,不过换个头儿罢
了。
问题是假如两家杠起来打不出结果呢?
那会怎么样?华夏族从一开始就形成两个不同的国家?
哦,这是完全可能的。
欧洲就有这样的一个民族 —— 日耳曼。
古代有个查理曼帝国,是日耳曼人建立的,查理曼死了三个孙子割据一方,在谢晖踢球
那个亚眠签了个条约,就把帝国分了,老大和老三的地盘分别是意大利和法国,这已经
不是日耳曼国家了。法国都是高卢人,意大利都是拉丁人,这两个民族盛产英俊的少年
和放荡的女郎,跑过来的日耳曼人粗野纯朴,三下五除二就被他们象冰激淋一样给化了

剩下老二的地盘是原来日耳曼人的老家,这一地区被称为日耳曼尼亚(Germania),都
是一家人,按说应该建立一个日耳曼人的民族国家了吧?没有,南北各有一个强悍的族
群,从而久久不能统一,形成了欧洲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两个帝国,一个,是德意志帝国
,这个,闹出了两次世界大战,大伙儿都认得了;一个,是奥地利帝国,也就是后来赫
赫有名的哈布斯堡王朝。别看现在奥地利不起眼,当年奥匈帝国可是一直把爪子伸到土
耳其的强国,梅特涅伯爵打个嗝,欧洲都要消化不良呢。
但是就因为两个谁都吃不了谁,结果形成了两个迥然不同的日耳曼文化。
看看德国的名人,俾斯麦,克劳塞维茨,布吕歇尔,毛奇,曼施坦因。。。 个个都是穿
军装的,名将如云。
看看奥地利的名人,希西公主,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个个都是文质彬彬,风
度娴雅。
德国不是没有卡拉扬这样的艺术家,奥地利不是没有欧根亲王这样的悍将,但是他们的
光辉,象星星一样被别人篝火般的热焰掩盖了。
假如炎帝和黄帝势均力敌,那真可能演变成“两个中国”了。炎帝统治的中心应该是关
中,而黄帝的统治中心大概是河南,这样,两个势力的分界线也大致可以划分出来,就
是沿着太行山,或者黄河,直到函谷关这一线吧,这是一道天然的壁垒,而山西台地恐
怕会成为阿尔卑斯山那样的地理障碍,分隔开两家中任何富有野心的君主。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而两势力的风格显然也会迥然不同 —— 当然是发展了几百年以后。
既然彼此都拿不下对方,就要打别人的主意,黄帝势力的地盘都是平原,东方是东夷这
样的海边民族。古代打仗,大体上是高地民族比较善战,所以我们可以想象黄帝消灭起
东夷来应该如同吃豆腐一样,但是北方的匈奴等等打过来,黄帝就要忙着拉锯了。分裂
后的华夏族人也会少,黄帝手中本民族的人看来不会多,那么就只好统统当兵去吧,让
其他民族种地养活。这种环境里,他只有进行权力的集中,再集中,把所有的力量攥成
拳头,才能够求得生存和发展。推测黄帝势力会成为一个善战的,富有军国主义色彩的
集权主意的力量,靠残暴的杀戮和战争建立自己的威权,有可能。。。成为法西斯主义
的策源地。
炎帝势力相对来说环境比较好些,东面的山地和居高临下的地势,显然有利于它的安全
,那时候的关中称为“八水绕长安”,富得很呢,周围的民族都比较弱小,北方游牧民
族显然进袭东面的黄帝势力更容易,因为那边是平原,骑兵总是不喜欢爬山的。炎帝势
力无论西征还是南征,对手都不过是原始民族或者城邦国家,战争胜利大概不在话下,
但当地民族的关系和数量令人眼花缭乱,南面的西南夷,西面的西域各城邦有属于古代
伊朗系,贵霜系,吐火罗系各种文化,如此发展下去,不考虑航海问题,炎帝部落可能
要发展成东方的文化艺术中心喽!同时,如此众多的文化,显然用集中的方法只会产生
离心,那么,民主思想的产生就有了策源,可能,这里会成为民主国家的策源地,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两家力分则弱,没力气消灭东夷西南夷和三苗,那东方这块土
地,就要不知分成多少块。不过以中国人喜欢挤在一起吃饭的劲头,最后两家走到一块
儿建立统一国家的可能性更大。
这样,到两处考察的外国专家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 比如印度人释迦摩尼历尽千辛万苦来到西安,带回宝贵经验,告诉印度人民:我们
搞民主吧,你要是不知道民主是什么,到西安大雁塔大会堂看看炎帝老伯伯怎样召开国
会的吧!
于是印度人就搞民主,搞得会数数的都跑到西安编程抢绿卡去了。
—— 比如阿根廷人坐着独木舟飘洋过海,在途中被黄帝手下的北太平洋水师给救了,看
的眼晕,回国就要求大家:让我们独裁吧,独裁,就象黄帝老伯伯那样想打谁就打谁!
话音未落,有人喊着就进来了 ——
中国人炮击布宜诺斯艾利斯啦!
得,天知道世界历史会怎么写。
还好黄帝打败了神农,中国统一了,扩大了,有点儿不思进取,但是文化也相当的有特
色。。。
刚才又想到一个题目:罪恶的宋朝黑奴贸易,这会不会可能呢?想想。。。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   《硅谷动力》·武士刀与泼血《



  第2楼
(二)汉朝“黄祸”和太平道东征
记得拿破仑开始提到“黄祸”的,这个假设至今没有得到历史的证明,而假如中国历史
上发生一个差错,拿破仑出生之前,“黄祸”就可能很容易的出现在世界历史的教材里
了。
话说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184年,地处东方的东汉王朝忽然发生了一场惊人的变乱
,这就是河北巨鹿大法师张角发动的“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利用宗教发动的,有各个阶层共同参加的武装起义,据
说连宫里的太监都不乏叛党。
张大法师准备了十几年,他相当的理智,从没宣传过“我一发功小行星就改变轨道”一
类缺乏常识的梦话,相反聪明的提出一些玄妙含糊的口号,比如“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 让广大群众既觉得有滋味,又找不着下手的地方,反正甲
子六十年一次,他的口号显然带有长期的欺骗性。
真正的黄巾起义三下五除二就让汉朝政府军加义勇队给干掉了,大法师张角见势不妙学
洪教主功德圆满,被政府开棺戮尸,残余的黄巾徒众也就是弄弄鬼师,拜拜五斗米,再
没能成气候。
让我们再来玩一把历史假设的游戏。
公元184年8月,东汉政府军中将军长曹操在广宗阵斩黄巾军二法师张梁(这就开始撒癔
症了阿),威震朝野,被任命为代理阁揆,接替患病的大将军何进,担任对黄巾军作战
总指挥兼处理太平道问题特别委员会委员长。曹操指挥有方,在多次战斗中接连击败黄
巾军主力,取得了重大胜利,失利的黄巾军在正面战场处于守势,却利用其宗教特点,
不断在政府军后方发动起义,并策反东汉政府军将领,以至利用太平道教徒太监阴谋刺
杀汉灵帝。
面对这种野火般的局面,曹操提出“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强硬路线,
10月,发布《惩治嫌疑犯条例》,宣布黄巾徒众不受法律保护,要求各地地方官对黄巾
党徒,太平道教徒全面进行屠杀,且株连五族,没收全部财产。
在曹内阁残酷的镇压下,黄巾党徒被大量屠杀,黄巾军和群众的鱼水联系被打破,战斗
力锐减。11月,太平道三号大法师张宝在曲阳大败,黄巾党中央党部宣布起义失败,并
呼吁国际社会的援助。但曹操政权更加变本加厉的对起义参与者实施疯狂镇压。忠于太
平道的教徒不肯改变信仰,纷纷逃离汉朝统治区,退到北方游牧民族地区躲避屠杀。
12月,东汉政府军董桌集团军向北方发动新的攻势。
新任太平道教主张宝无力抵抗,决定率领徒众向西退却,随行者达百万,他们穿越百龙
堆沙漠,进入西域,终于避开了东汉政府军的追杀。但是这里的环境似乎并不适于他们
生活,在当地牧人的指点下,这支大军以太平道为号召,继续西行。途中,张宝被推举
为太平道第一位教皇,张角则被尊称为“唯一真神”。由于他们组织严密,有宗教的凝
聚力,并且富有战斗经验,因此很快占领了从中亚到西亚的广大地区。
由于有能为的罗马皇帝马尔库斯.奥勒留已经在180年死去,西方世界缺少能够对抗张宝
的优秀统帅。196年,太平道军队在统帅廖化,副将周仓的统帅下,于耶路撒冷击溃罗马
帝国总督统率的军队,建立了政教合一的西亚大帝国。首领称为“大贤良师”。
此后,罗马帝国与黄巾帝国的战争接连不断,罗马方面由于缺乏精神支柱而多次战败,
直到39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双方才开始旗鼓相当。这段令罗马帝
国大为震恐的时代,称为“黄祸时代”。
荒唐么?
宗教的力量常常完成造成超人的后果,历史上真的发生过因为宗教问题而大规模迁移的
事实,那就是449年发生的景教东迁。
历史记载,景教创始人叙利亚人聂斯脱利曾是皇帝任命的罗马帝国京城君士坦丁堡大主
教。他主张基督的“神、人两性论”,遭到持“一性论”的亚力山大主教西利尔的反对
。这本来是东方教会内部的神学上论争,但二派分别受到帝国皇帝和罗马教会的支持。
双方论争激烈,聂斯脱利终于在公元431、449年两次以弗所会议上被裁定为异端。聂氏
本人被撤职,在流放中死去。他的门徒数十万人不服判决,为反抗迫害集体东迁,向东
方传教,最远一直到达日本。在泉州就曾经发现他们的祭坛和骷髅十字架。
所以黄巾太平道为了避免曹操的宗教迫害西迁,应该具有一定的历史逻辑可能。
不管怎样说,张宝的子孙在西亚开始繁衍起来,太平道也成为与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
教相抗衡的大宗教。这以后,黄巾帝国分裂,但各独立国家都尊奉大贤良师为最高领导
人。
西亚的地理毕竟贫困,太平道教众渐渐不满生活的艰苦,开始追求更多的财富,按照他
们古老的传说,东方的故乡中国,是一个到处流淌着牛奶和黄金的地方,因此,主张东
征还乡的太平道徒越来越多,并纷纷要求收复圣城巨鹿。
公元1103年,由于前往巨鹿朝圣的太平道教徒在路上遭到西夏的敲诈勒索,黄巾帝国群
情激奋,正好这一年因为开发过度,中国陕西出现第一次沙尘暴,黄土遮天蔽日。“苍
天已死,黄天当立”!各地太平道教徒纷纷制备武装,准备东征。
大贤良师周仓十四世(Choucang XIV)在喀布尔小城发表演讲,号召太平道徒,立即组
织一支太平道神圣军,把占据圣城巨鹿的儒教徒逐出。
他建议,这支神圣军以黄色标志为旗号,并在头上配带黄色头巾。
他在圣.廖化祭日后的宗教集会上致词,向数以万计的出席者叙述了太平道徒在西夏受到
的侮辱并呼吁他们组军东征,解救在东方遭受苦难的教友。
“如果让那些魔鬼的奴隶统治历代天师所信任的人民,那将是一件多么令人羞耻的事!

“本着历代天师赐予我的权柄,我郑重宣布,那些参加神圣军的教徒,如果在途中或战
斗中丧失了性命,历代天师将赦免他们一切的罪孽。”
大贤良师这段慷慨激昂的演讲,让不少冒着风雪出席会议的信徒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现
场情绪十分高昂。许多人在大贤良师演讲结束后,争着向他领取黄色头巾,表现他们参
军东征的意愿。
在过去几天,撒马尔罕,波斯各地的许多宗教界人士、王公贵族、骑士和平民,纷纷涌
入喀布尔这座小城,以一睹大贤良师的风采,结果喀布尔城容纳不下这么多人,一些人
只好在野外的雪地上搭建帐棚。
于是,黄巾帝国的骑士,肩负收复圣城巨鹿的决心,抱着发财的梦想,纷纷从军东征,
揭开了中世纪历史上著名的“太平道东征”的序幕。
这场战争将持续很多年,直到30年后东方产生了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岳飞,才彻底挫败了
黄巾军征服中原的野心,黄巾军徒众回到故乡后消失在民间,而岳飞“直捣黄巾,与诸
君痛饮尔!”的豪迈语句,则留在了历史的记录里。
晕么?
----------------------------------------------

  第3楼
(三)南宋地理大发现和罪恶的印度奴贸易 (全文完)
南宋是一个中国历史上奇特的朝代,它软弱可欺,丢掉了北方半壁河山,不但无力恢复
,而且向北方政权纳贡岁币,甚是屈辱,但是,另一方面它又是中国古代工商业最为发
达的时代,其富庶超过了历朝历代,连明清都无法赶上它当时的财政收入。有人认为这
是一个资本主义最有希望在东方产生的时代。。。
狂想就从这里开始吧。
话说北宋末年女真入侵,宋朝统治阶层重文轻武,抵挡不住而仓皇南渡,宋高宗没有抵
抗意志,甚至杀害主张抵抗的岳飞等出色军事将领,和金朝签订屈辱的“绍兴和议”。
而金朝不肯就此罢兵,继续发动南征,幸好虞允文在采石顽强抵抗,大败海陵王完颜亮
,击退了金军的进攻,然而,宋军发动的反攻也在符离集被金军轻易击败,双方罢兵,
但是军事政治上北方的压力依然十分严峻。
在这种形势下,宋朝统治阶层采取的消极防御政策引起大批少壮军人不满。为了缓和两
次战争带来的财政危机,南宋政府削减兵员,从北方南渡到临安的北方籍义军首当其冲
,更激发了这些战士的不满,裁撤的和即将被裁撤的散兵游勇在临安的街头不断举行各
种形式的示威活动,而且骚扰市面,击杀官吏,社会日发动荡,引发了新的一轮政治危
机。
其中,以来自山东,接受朝廷诏安的楚州兵马都监宋江等梁山义军旧部最为激烈。
宋江不是北宋末年的事情么?既然是狂想,历史事实上是否可以稍稍通融?让宋江南渡
到南宋,本文需要他阿!
宋高宗政府既不敢发动北伐,又不能平息社会矛盾,被迫宣布内阁总辞职,由宋孝宗即
位执掌政权。
宋孝宗也没有很好的解决社会矛盾的办法,因此连日与宰相虞允文等商议对策,虞便想
到了渭南伯陆游的一封上书。原来这陆游因为母命休妻唐琬,心中郁闷,流连于酒嗣,
结交了几个来自大理的朋友,这几位朋友游历广博,谈到南方海外有一块富饶美丽的大
陆,到处流淌着黄金和牛奶,大宋如今如此乱世,陆朋友何不到那里去逍遥过平安日子
呢?
陆游一直是忧国忧民的人物,听到此处,不仅灵机一动,心想现在和金军议和,异日北
伐,要钱要粮,而东南蜀中都遭金军蹂躏,残破不堪,何不建议朝廷派师南征,夺取这
“到处流淌着黄金和牛奶”的富庶之地,以作大后方呢?那时钱粮皆可不愁。于是上书
朝廷。
这个建议开始并未得到重视,现在宋孝宗和虞允文看来,却觉得实在是好建议,连隐居
内宫的宋高宗都非常赞成,认为可以一箭双雕。
首先,宋高宗认为,夺取这块土地,将来北伐固然是很好的基地,万一金军打来,南方
还有可逃的地方 -- 当然他没有说的这样明白,可是逃跑半生,这想法很可以理解。
其次,现在这些失业军人闹得如此厉害,按他们的意见北伐是不敢的,派他们南征,正
可以让他们离开朝廷的心腹之地,转移社会矛盾。万一被南方异民族消灭了,于朝廷也
是借刀杀人。
于是,宋孝宗开禧五年,朝廷下诏,以浙东安抚使辛弃疾为征南左元帅,宋江为征南右
元帅,陆游为监军,发动南征。
宋,辛,陆均为忠义之人,听说为北伐开辟大后方,无不慷慨激昂,意气振奋,他们收
编退伍军人,筹备粮饷,宣布每个占领新大陆的官兵都可以分到四十亩的土地,一时军
心大振,即日出兵苍梧大营,开始南征。
在路线上,双方有所争议,辛弃疾根据古代地图,坚持认为通过中南半岛旧占城象郡一
带,可以从陆路到达新大陆,而宋江坚持从海路南下 -- 陆游虽然认为辛弃疾有道理,
但也知道这宋江是水寇出身,恼了不巧还会杀官造反,因此决定兵分两路,辛弃疾军出
真腊南下,宋江水军出广州海口。
南宋的海军可是当时世界上无可抗衡的,虽然宋军在陆地上打不过金军,在海上可有李
宝千里突袭,歼灭金朝水军的辉煌战绩,宋高宗在陆地上待不住,也曾经效仿孙中山在
海军战舰上呆过好几个月呢。
宋江的南征,给南洋当地带来的巨大影响至今犹存。
南海多暗礁,最初船舶多破,后来发现梁山大将关胜祖传一双丹凤眼,视力超过老鹰五
十倍,坐在船头可以在五公里外发现水下暗礁,从此船队前进,关胜总是坐在第一条船
上,威风凛凛瞪视前方。这场面被土人看到,搞成偶像崇拜,形成了后来南洋盛行的拜
关公习俗,流传至今,中土后人只道天下关公本一家,不知南洋关公并非关羽,而是他
的子孙关胜也。
然而,海图不熟,船队掠过菲律宾,擦过印度尼西亚,都阴差阳错错过开来,航行已久
,不见南方的陆地,淡水也渐渐用尽,连宋江也着急起来。
一天,大雾弥漫,连关胜也看不到前方了,众人只好停船等待,这时,位于船队左侧少
华山分舰队的军官跳涧虎陈达忽然听到远方有隐约的鼓声,他是山大王出身,耳音很好
的。他乘坐小舟打探,发现前方居然是一片陆地,有土人在岸边击鼓跳舞为乐,陈达立
刻通报宋江,于是大队向前,终于登上了一片广阔的土地。
土人一哄而散,宋军轻易占领港口,大家终于又喝到了新鲜的淡水,为了表示对陈达听
到土人鼓声,发现陆地的纪念,军师吴用建议此地命名为“达耳闻”。后来土人们以讹
传讹,就是今天的达尔文港了。
对于这片陌生的土地,宋江不敢轻易进兵,派出解珍解宝前往打探,几天后二人回报,
惊讶于此地的广阔,只能惊呼:“好大咧阿”。一军皆振奋,于是,整个这个大陆就被
命名为“好大咧阿”,土人们又给传成了“澳大利亚”。
当时宋军粮草困难,幸好当地多袋鼠,虽然马匹追赶不上,但是派出神行太保戴宗组织
围猎,他拴上六个马甲,圆满完成任务,一段时间,宋营天天吃烤袋鼠肉,创造了著名
的袋鼠菜系。
此后,宋江率部延东海岸向南进发,逐步征服“好大咧阿”各地,其中,在一个沼泽港
口遭到土著势力的顽强抵抗,宋军放出呼延灼连环马,大败土著军队,在沼泽地里把大
批敌军砍成肉泥,血流成河,此地因此得名“血的泥”。捷报传来,陆游一面记功犒赏
,一面建议修改地名为“雪梨”,以掩盖当年大屠杀的暴行。
宋军以雪梨和达尔文为基地,迅速征服了这块未开化的新大陆,定名“澳州”,宋江因
此被任命为澳州牧,平南大元帅,负责开拓工作。
宋军人数太少,分布在如此广阔的土地上无力开垦,宋江要求大陆迅速派移民来进行垦
殖,移民需要签字证明自愿来开垦,方可授田,这个过程叫做“签证”。无奈中国人恋
土难移,连续三年,领取澳州签证的不过区区几百人,杯水车薪,宋江极为痛苦。
正在这时,另一路辛弃疾军团传来了好消息。
原来,辛弃疾率军南征,起初非常顺利,连续征服中南半岛多个土著政权,无奈越向南
路越狭窄,最后到达克拉地峡南端,终于证明没有一条陆路可以通向南方大陆。懊恼的
辛弃疾认为自己辜负了孝宗的信任,决心一定要立功方可回国。结果,阴差阳错的发现
南方的马六甲海峡可以通往印度。于是,辛弃疾就迅速率部控制马六甲海峡,建造舟船
前往印度,并陆续建立了果阿等一批殖民点。
辛弃疾发现,印度虽然广大,但是当地人矛盾重重,瘟疫盛行,1000年前实在不是一个
很好的殖民地点。他不太满意的回朝廷报告这个情况。
这时候,从新大陆回朝要人的宋江也正好到达临安 -- 那时候,人们已经把大陆九州叫
做旧大陆,把宋江澳州叫做新大陆了 -- 俩人见面一谈,宋江忽然提出 -- 辛元帅干脆
不要搞殖民了,抓当地土人做奴隶,送到澳州开垦,不是一举两得?我这里可以付高价

两个人一拍即合,宋江即派武松为印地团练使,随辛弃疾前往当地办理印地奴隶事宜。

这个交易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辛弃疾和武松通过挑动当地部落仇杀等方式,获得大批奴
隶送往澳州,宋江各部得到大量人力后,纷纷建立大种植园,形成了依靠罪恶的印度奴
贸易的种植园经济。
因为武松身材魁伟,杀人如麻,当地人对他敬以为神,知道他排行第二,当地人便纷纷
称自己是阿三 -- 仅次于武松的意思 -- 送往澳州的奴隶为了避免逃跑,都在头上刷红
漆为记,于是被称为“红头阿三”。
在蒸蒸日上的澳州东部,逐渐形成了十三个大郡,大中祥符二年,升格为州,人称“东
部十三州殖民地”。
? 您嗅出来点儿什么?
[完]
萨的狂想历史系列暂时告一段落,看到任公征文,知道不久可以看到大家得好文也。
顺便说一下,历史的狂想,既不是强奸历史,也不是意淫历史,有很大区别的,比如日
本人把侵华说成“进入”,这是强奸历史,阎主席说中国是足球的老祖宗,那叫“意淫
” 。。。 狂想呢?不过是:“要是王老二没有娶那个狐狸精。。。”或者“如果我嫁
了费翔。。。”这样的一种假设吧,嘿嘿。
二笔 openSUSE Vim N9 BB10 XChinux@163.com 网易博客 腾讯微博
承接C++/Qt、Qt UI界面、PHP及预算报销系统开发业务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