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19阅读
  • 0回复

谈谈网上聊天[wolf]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XChinux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5-07-30
转自:原创
 自己近了中年,竟然很喜欢“中年”这个词语,大概因其不再肤浅,开始懂得削减虚幻,控制冲动的缘故。每每与或朋友或陌生人交谈,中年人的那一分沉稳与释然常常共鸣于心间。于是在想,聊天也是一种欣赏,欣赏过程也是生活中的一份享受,这里就涉及一个敏感的话题——这欣赏过程是否也叫“恋”?

曾读过一篇文章,谈的是托尔斯泰的私人日记。托尔斯泰很爱自己的妻子索非亚,但他的私人日记却独属于他自己,绝不许她的妻子阅读分毫。甚至为了维护自己这点私人的情感世界,不惜把私人日记藏在靴筒里,保险在银行中。那日记里并非有索非亚担心的事实,但托尔斯泰就想有纯属于自己的精神情感世界,这个世界是不愿与妻子分享的。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我想了又想,是否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一坪希望完全属于自己的情感空间,这个情感空间的内容,完全由自己主权,或填充或排泄呢?细想想,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琐碎,承载着自己的所有喜怒哀伤,有那一个人愿意一生只向一个人倾诉?又有哪一个人愿意一生只听一个人的倾诉呢?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有极其丰盈的精神情感世界,因其丰盈,也就不会完全属于一个人,包括自己的爱人。情感外延是最人性的一种表现,每个人潜意识中都有这种基因向往,本无可厚非。

可以说,网上聊天是情感外延的一个比较方便的场所。记不得是哪一个日子了,只记得那几天工作倦得很,这种工作的疲倦感是个恒态,生活中早已失去了向人诉说的愿望。那天在网上查完资料后,无意间点进了聊天室,我的聊天对方很放松,也很诙谐,大概一瞬间就冲淡了陌生的氛围。天性中那些随年龄而逐渐潜藏的顽皮,在自然侃聊中轻泻奔涌。那一瞬的感觉,似乎回到了原始天性中的我,生活中极力打磨的个性棱角,顽皮胡闹全都尽兴施展。我们拾趣,但不乏斗智,你来我回中,心添一方对对方的赏识,那一瞬,我快乐,对方也一样轻松。

以后的网上聊天,常常碰到这样的聊天对手:沉稳而不失诙谐,散淡而不失智慧,也常常欣赏于对方的沉稳、诙谐与智慧,生活中如果这就是“恋”的话,这种“恋”是否是一种天性的自然呈现、情感的自然回归或者在红尘喧嚣疲惫时,心灵的一种返璞需求?当然,如果你把这种“恋”细节化、生活实际化了,也就该称之为“愚”了,网聊的乐趣只在于网,而非现实生活了!


欣赏的尺度

我常常问我自己,网上自己有“虚伪的外衣么”?认真的回忆走过的网路,我回答我自己:没有。再问我自己,很痴迷网么?凝目而思,我工作的很多成绩缘于网;情感上的很多乐趣缘于网,凝眸中,我肯言: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可能仍会痴迷网。拿朋友的话问自己,“痴迷了,下一步该怎么走?”我沉思默语......

记得读过一篇文章,是关于雕塑大师罗丹与他的情人卡米尔的。卡米尔有天使般圣洁的额头,海魂般深邃迷人的眼睛以及男人所不及的卓越的雕塑天赋,她19岁时,以一尊爆发着生命活力的少年胸部雕塑及自己的仰头凝视震撼了罗丹,从此,唤醒了罗丹大师灵魂深处的眷爱,震惊于世的经典作品——吻从此诞生于世。我曾着意的查过“吻”的雕塑图,第一眼就再也舍不得离开,那是两个灵魂在爱吻,没有真爱,雕刻不出那样柔和的线条与那么圣洁的情态,由此相信,罗丹说他这一生只爱卡米尔一个,我由衷相信。

可他们的爱维系的却不长久,卡米尔为罗丹奉献了她一生最宝贵的15年,包括牺牲她个人的雕塑天赋,甘心做罗丹“艺术的启示者”。罗丹呢?在获得了卡米尔全部之后,在艺术上进一步的登峰造极之后,独立而自尊的卡米尔却只能悄然离去。

50岁后的30年,卡米尔在疯人院度过,去世时陪伴她的是一张冰冷的蚀锈铁床。

我无言评价大师罗丹,他给人类的文明艺术带来的不蜚价值让人不敢轻易给他断言,但,当读到卡米尔的悄怆人生时,我却止不住的长泪不休。女人,有多少如她这般的优秀?她的容颜——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她的才智,连世界级的大师罗丹都唏嘘慨叹。离开了罗丹后,搁浅15年的双手就旋即创作了惊世之作《窃窃私语》、《成熟》,我们有哪些女人如卡米尔这般优秀、自尊与独立?卓越的卡米尔的情人之路布满了沧桑与创痍,试问,平凡女人的情人之路又会如何?

我问:下一步网路该怎么走?无须言,欣赏的依旧欣赏,学会把聊天的尺度局囿在一份相知的范畴内,当情感如卡米尔般向一人外延的时候,让我告诉你,悄然静去。网上的名字任你取,把那些值得你欣赏的存于心间,在岁月的流逝间追忆品味,远远超过你短暂间的“曾经拥有”。

女人学会欣赏,也该学会冷静,为了对方,也为了自己。


女人情 男人心

难得的周六清闲,暂时拂去工作给自己带来的紧张感,安静于电脑屏前。

大概有很长时间没到喜欢的聊天室聊天了吧。女人真的很奇怪,常常固守着心中的喜欢,即使已岁月蹉跎,却仍旧在心坊一角对此不离不弃。

“不离不弃”?记得哪里读过的,搜寻着记忆,哦,想是薛宝钗金锁上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贾宝玉上的似乎是“莫失莫忘......”,天助的一对儿,可结局是亦失亦忘,终离终弃。这世上,无论是天定的还是人誓的,大概很难完满的,爱与美化身的维纳斯,在断臂的时候,是否在暗示红尘男女,这世间永远无法成全最完美的爱?

随意翻着“聊天论坛”的帖子,似乎有些百味陈杂。忧伤的、无助的、失望的、寻人的大多是女人,而调侃的、诙谐的、自如的又大多是男人。一个朋友在跟我帖的时候说,只有你们女人在网上才会认真。这话很耐人寻味,或更准确地说说得经典。可如果换位来想一想,女人在网上若都不认真,还会不会有男人的自信与轻松快乐?可不可以说,女人的真诚与投入,是男人在网上游刃有余的原创力?

女人的心似什么?
窗外,烟雨蒙蒙,一只很大的蛾在落地窗前撞来撞去,女儿惊呼着。老公操起一本很厚实的书,向蛾扑去。我跳起来,大喊着:“你干嘛!”话落的同时,手紧紧地摁住了他手中的书。老公愕然,我努力地卸下纱窗,用手轻撵着这只惊慌的蛾,蛾撞了几撞后,终于飞到了雨雾中去。窗外的雨疾了起来,蛾在雨中踉跄的坠了几坠,在我窗前绕了一绕,最后,打了一个美丽的旋儿,飞去了。我的心在瞬间柔了开来,站在窗前,心似清雨柔滑。

女人大多如我这般,看不得死亡,容不得粗俗与暴力,她们把这世界看得简单而又澄澈,喜欢穿着绣花裙裾毫无城府地在人群中走来走去。面对这样简单的女人,男人,你怎忍心赚她一滴伤心的眼泪?既然这世上注定没有完满的爱,当她们对你们轻洒爱意时,可否把她们的这点爱意在那一段短暂的时光里,如瓷器般小心呵护?《圣经》上说,夏娃是亚当身上的一根肋骨——那意思女人是男人的骨中骨,肉中肉啊!哲人柏拉图说,人原本为一个球体——男女的综合体,只是后来一分为二的,由此才演化出人世间男女的极力相吸。撇开唯心的角度不谈,男人是否该珍视这根“软肋”,敬重这相吸的“另一半”?忘不了的,哈姆雷特这男人的一声大呼:“软弱,你的名字是女人。”男人,你还需要在这“软弱”上,再横插几刀么?

写到这儿,忽感觉自己的语气和看问题的角度似乎有些偏颇,想起了“晏子使楚”时说的一句话:“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不知那些受伤的女人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不肖”,如果那样,也就别怪“楚人”不逊与“不肖主”的冷漠了。网上好男人,终究见得多。

月夜,光华如水,疏影摇曳。点起一缕聊天记忆,共飧于聊天室的“贤者“与散淡的智者。

“——我是一壶浊酒和梦睡,老喽
——我是几枝香烟伴夜阑,也老朽了

——月下一壶酒,临风笑汝情
——网上两个人,对屏叹人生

——张颠借酒狂泼墨
——云淡和风我放歌

——高观云顶,看不穿人间百态
——细品茶尖,悟不出百味人声

——粗览网屏,识不得一袭羽衣
——慢敲键盘,想到处全是心思

——啧啧不知酒滋味,晕晕全当人痴迷
——嘿嘿全品汝中情,哈哈长叹网中痴

——细品浊酒,斟出个放肆语境
——狂泼墨迹,画成了纵横人生”
二笔 openSUSE Vim N9 BB10 XChinux@163.com 网易博客 腾讯微博
承接C++/Qt、Qt UI界面、PHP及预算报销系统开发业务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