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73阅读
  • 0回复

[转载]2003首届中国软件技术大会纪实[skygb]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XChinux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5-07-30
似乎还从没有像2003年这样,上半年“享受”着SARS中恐慌的悠闲,下半年坐看连台的好戏,从微软的Tech ED2003,到Sun的技术应用大会,再到IBM的开发者大会,令人应接不暇。
 

与这些厂商为推广技术而召开会议不同的是,12月初,软件专业人士迎来了一场别样的盛会——2003年中国软件技术大会,这是第一次面向国内软件企业和软件从业人员、但却没有任何厂商技术推销色彩的专业大会。

谈起举办这次大会的目的,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左春表示,他发现国内软件企业内部的技术人员间的交流比较少,企业之间的交流则更少,现实的情况是,一个优秀的程序员可以用代码表达自己的思想,却往往不善于用自然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理解。而且,现实的环境中,也缺乏让软件一线人员相交流的平台。因此左春想,为什么不在国内组织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国内不同软件厂商的技术人员和技术专家在这样的舞台上,将各自的心得体会拿出来与大家交流和讨论,共同促进中国软件人的进步与提高呢?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次大会应运而生,本刊也参与了协办。出乎大会组委会的预料,众多被邀请的演讲人都非常地积极和热情,从全国各地赶到北京来参加这次盛会。

这次大会除了关注中国软件产业和人才问题外,另一目的就是探讨当今软件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以及学习国际先进软件企业和软件项目的管理经验。基于软件技术的热点主题很多,开发人员感兴趣的话题也很多,水平也各不相同,因此大会从软件企业的热点需求出发,重点推出了四个专题:热点技术、工具与平台、工程与管理、应用与设计。

在3天的大会中,知名软件企业的技术总监、亲临一线的技术专家、热销技术书籍的作者汇聚一堂,在此论剑解道。来自跨国软件企业如IBM、Sun等,以及用友、金山、百度等国内软件企业、科研机构和组织社区等50多位技术专家也亲临现场做了精彩演讲。

其中,国内著名搜索引擎百度的总裁李彦宏做了“搜索引擎的社区化”,提出“贴吧”等概念;开发出“和欣”嵌入式操作系统,且其设计思想非常领先的北京科泰世纪的技术总监陈榕对软件的发展做了深入的分析,并介绍了“和欣”系统的设计思想来源和体系结构,其深刻的见解和幽默的演讲,博得了听众热烈的掌声;金山软件的技术总监王涛针对现在火爆的网络游戏主题,发表了“百万人同时在线不再是梦想——网络游戏技术解析”的演讲;出品著名国产视频播放软件 “超级解霸”的豪杰公司首席战略程序员梁肇新针对Windows和Linux系统似乎水火不相容的局面,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案:“使用Windows 的开发工具在Windows上开发及移植可运行在Linux上的应用软件及服务”;用友U8总工程师杨望春介绍了软件开发中的关键技术“组件化开发缺失的一环——组件流程引擎”等内容。这些都引起了与会者很大的兴趣。

大会共安排了61场讲演,内容非常饱满,而且更难得的是终于让国内的软件技术人员,尤其是在软件开发第一线的软件技术人员有了一个发表和交流自己见解的地方,而且这种交流非常高效。

从参会的实际效果来看,整个大会演讲专家的选题都具备相当水准,参会人员的水平也比较高,基本上是一线的开发人员。在如今北京堵车那么让人无奈的情况下,听众每天都很难得地准时到场。

这次大会在学术价值以及对产业的影响等方面丝毫不亚于其他任何大会,也取得了应有的效果,不过,作为第一次举行的此类会议,也暴露了一些不足。比如,听众反映专题的组织还可以更加深入。此外,演讲者和听众、大会的组织者,在与记者的交流中,都谈到了一个共同的心声:会议中讨论和交流的比重还有待加强。

两度参加国际PLoP(Pattern Language Program)大会的汇翰达公司总经理甄镭向记者介绍PLoP大会给他最大的印象就是互动性非常强,会议的主要形式是讨论组,另外还有帮助交流互动的主题演讲、做游戏、BOF(有共同爱好的人)专题讨论等。比如,今年GoF之一的Ralph Johnson就组织了一次对《设计模式II》的讨论,为明年出版的《设计模式II》征求意见。

相比较而言,本次参会人员在会议中没有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通常是演讲者提出问题后少有人热情响应,一些简单的问题也没有人响应。听众虽有交互的愿望,但交互能力和交互准备都略显不足,想交互却不敢交互或者想交互但提不出问题。特别是几个重要讲演时也没有人举手。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软件技术人员缺少足够的交流经验,还需要加强沟通训练。

演讲人之间的交流对于软件行业内的交流、合作和发展同样重要。如果演讲者匆匆来且匆匆去,那就如同走穴一样。大会组委会表示下一次也会加强这方面的组织工作,真正做到“引爆争鸣,激发活力”。

与国外相比,本次软件大会还处在雏形阶段,但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中国软件人已经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首次独立于厂商的,面向国内软件企业和软件从业人员而召开的专业技术大会即是见证。

拭目以待下一届大会。
后记

会后,记者采访了中科软总裁左春和中科软培训中心倪小波总经理等,他们谈到了对下一届会议的改进和期望:

首先是有更多的人参加,无论是听众还是演讲者。对讲演的内容进行难易程度的分级。这样,讲者的内容准备和演讲会更有针对性,听众也可以通过媒体或网站事先了解难易程度,也可以做一些预习,这样效果会更好。

Keynotes的层次再提高一些,增加一些宏观的趋势分析,使得Keynotes更具前瞻性,在更高的层面来讨论。

适当增加实战性更强的东西。美国的一些会议都实战性很强,尤其是安排在晚上的技术交流会。下一届会考虑适度增加。

提高整个会议的交互性。首先是在组织和时间安排上要留有充分余地,同时要在会前和会中增加交互引导和启发。

从形式上有一些突破,比如增加一些两个人交锋性质的针对性演讲,这样大家可以理解得更清楚。

与国外同类会议的区别

本次大会与国外同类会议相比,还有所区别:

演讲者在控制演讲上还有些欠缺,演讲气氛比较单调,这说明大家练的少。在把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在短时间内形象地表述出来方面还有所欠缺。在幻灯片的制作上也是文字居多,缺少形象、直观的图例。

交互性不强。一方面是讲演者的引导和启发不够,另一方面,听众的交互能力和交互准备不足。

与国外的同步性并不强。国外对移动计算、移动开发这样的新东西很感兴趣,但会议中在讲座这方面内容的时候,听众并不是很多。此外,对需要较高技术背景才能找到共鸣的讲演,听众也不多。而对于平台、工具、管理一类的东西,听众比较踊跃。
详情请登陆: http://www.softcon.cn/review/report.asp
二笔 openSUSE Vim N9 BB10 XChinux@163.com 网易博客 腾讯微博
承接C++/Qt、Qt UI界面、PHP及预算报销系统开发业务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